牢记宗旨、多办实事
同志们,根据第二批主题教育计划,今天我围绕“牢记宗旨多办实事”为题跟大家上一次专题党课。在《(----)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总书记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进行了系统全面阐述,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强大决心,到“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赤子之心,再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念兹在兹,我们深切感悟到(----)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人民利益尽心尽责,展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一、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提高政治站位 (----)总书记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把自己看作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学生,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我们尤需意识到,常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增强群众观点、强化宗旨意识,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五项基本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其中之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纵观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历史时期,尽管党的工作重心不断发生变化,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没有变。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而“人民至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真切表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党对党的宗旨认识的再升华,是践行全心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并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将党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为我们党提供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拥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政治优势。历史一再证明,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就能够获得战胜一切困难的不竭力量,就能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二、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抓实主题教育 (----)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他在广东考察时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这为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指明方向。我们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征程上,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靠什么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和调动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我们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得更牢。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三、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为群众办实事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总书记曾深情说道:“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是否真正把群众关心事放心上、努力办好群众关心事,是衡量领导干部对群众是否有感情的重要标准,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群众路线。 一是要对群众有真挚的感情。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只有对群众充满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才会积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带领干部群众治理“三害”,兰考人至今“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孔繁森把自己当泥土,群众献上哈达将他铭记。孔繁森最喜爱的名言是: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担任县长的柴生芳坚信“只要心里有百姓,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等问题,不遗余力推进民生实事的落实;不把群众当外人的人民调解员马善祥三十多年如一日,耐心倾听来访群众讲述经历,悉心调解纠纷;户籍民警邱娥国与群众朝夕相处,管了20余年“闲事”,只为帮助辖区老百姓排忧解难。我们党正是通过办好群众身边的一件件小事,树立起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就要心里时刻想着人民群众,摆正位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时常与群众换位思考,将自己放在群众当中想问题,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二是要提升办实事的能力水平。为群众办实事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要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借鉴“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经验做法,建立民生项目清单,完善协同攻坚、定期晾晒、社会评价等制度机制,要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困难,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发现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整改目的,要要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可行的计划和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计划的实施。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强化宣传和教育,让群众了解党委政府的政策和措施,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信任度。与社会各界共同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形成合力。同时欢迎各界对政策和措施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托幼、住房、养老等问题,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让群众感受到实际的变化和好处。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倾听民意、解决民生问题、优化公共服务等途径,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减少社会不公,提升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激励人心,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同路人”。 三是要锻造办实事的过硬队伍。为民办实事是各级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培育一支能够真正为民办实事的干部队伍至关重要。要加强理论武装,通过教育引导来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要加强党性教育,培养党员干部的忠诚、纪律、担当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加强教育培训,接受系统、全面、深入的教育培训,包括政策法规、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为民服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层面、多渠道的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同时,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明确权责边界,规范干部行为,提高纪律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同时,要加强纪律执行,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形成严明的纪律约束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党员干部的工作成果、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激励干部为民办实事。落实好“奖优罚劣”措施,对于在为民办实事方面表现突出的干部,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于不履行为民办实事职责的干部,应当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问责处理,确保干部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志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传承好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多为群众办实事,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事,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不断凝聚奋进新时代,开创新辉煌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