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破重点  奋发努力创佳绩

——xx小学2024至2027年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立足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彰显教育功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xx小学2024-2027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办学方向。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xxxx小学始建于建国初期,初名xx小学,2017年迁址,更名xxxx小学。学校置身全国优美乡镇xx镇,比邻全国美好乡村xx。学校占地面积15320平方米,建筑面积5544平方米。现有在岗教师50人,其中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2人,学生822人,开设18个班级。学校功能室齐全,内涵设施完备。作为xx省智慧教育实验学校,拥有智慧教室13间

学校注重校园绿化、净化、亮化与美化建设,凸显环境育人的功能。学校布局合理,视界开阔,教学区、活动区、文化区、生活区四区错落有致,雅韵、至善、爱真、爱善、爱美五幢楼宇红白相映;道路宽敞平坦,雕塑高端大气,园林环境优雅,文化长廊庄重典雅,运动场地规范美观,劳动基地绿意盎然。

学校坚持以“五育并举”为育人宗旨,以“雅韵教育爱真善美”为办学理念,创建雅韵党建品牌,打造雅韵校园文化,追求雅韵品质管理,铸造雅韵书香教师,开发雅韵特色课程,培养雅韵文雅学生。学生养成教育常抓不懈,教学质量毫不松懈,特色教育亮点纷呈,形成了以国学经典、汉字书写、足球、乒乓球、跳绳为特色的教育体系。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汉字书写特色学校、xx省文明校园、xx省家教名校、xx省防震减灾科普实验学校、xx市A级群众满意学校、xx市绿色学校、xx(二)发展优势

学校经过长期艰苦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论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了长足进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在“双减”和新课改背景下,“雅韵教育 爱真善美”的办学理念已在学校教职工中形成共识,党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安全管理等工作渐成体系。

2.学校教科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骨干教师队伍逐渐扩大。德育工作逐步走向深化,学生文明习惯、素质能力渐入佳境。

3.学校教学质量常年处于区域农村前列,科技、音体美等社团活动逐步走向深入,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机会。

(三)面临问题

1.学校文化内涵不够鲜明,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文化体系。雅韵教育的校园文化比较宽广、落脚点不够具体,尚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的学校文化特色,主题文化和价值理念建设缺乏规划。

2.课程体系尚不完善,学校虽有学科文化课程、德育课程、体艺课程、实践课程的框架,但学科课程、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还缺乏鲜明特色。

3.学校管理人员年龄两极分化,有的缺能力,有的缺经验,培养需要时间;班主任队伍比较年轻,经验不足,对成长的期望值不高;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存在着结构性缺编,且严重的老龄化,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个人专长不突出,“模仿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不够通畅,缺乏高水平、高质量的学科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

4.学生的成长不仅要依靠学校教育,还要依靠家长共育。由于地处农村,众多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与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家长育人方式简单粗暴,导致家庭教育的深入推进与学校教育不能协同共进。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为党育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全面提升我校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立足于学校特色发展,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快学校自主发展步伐,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2024年9月-2027年8月),以生本为核心、以文化为架构、以课改为载体,以服务为助推,以数字为串联。突出队伍建设、常规管理、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和特色创建五大重点。最终把我校建设成为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师资队伍德艺双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校园文化激人奋进,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学校。

2.具体目标:

(1)健全完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支有坚定的人生信念、有广阔的教育眼界、有务实的管理水平和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的领导班子。

(2)坚持教师队伍强基,淬炼教师师德师能,锻造一支“浓烈的教育情怀、扎实的教学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和宽博得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3)加强常规管理,引入实验教育集团管理机制,朝着规范化、精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4)坚持课程育人,统编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实施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积极、活泼地健康成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科研,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5)坚持文化立校,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建优美型、学习型、和谐型校园,建设环境净化、绿化与美化,氛围书香化,教育阵地化的美丽校园。

(6)充分发挥课后服务工作优势,抓好学校艺术特长教育工作,挖掘学校师资特长,引进校外优质资源,突出办学特色。

四、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德育工作

1.目标:营造积极、创新、共生的德育氛围,构建雅韵德育工作体系,培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六好儿郎”。

2.措施:

(1)进一步理清德育工作思路,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特点,不断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2)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在“全员、全方位”的德育管理模式下,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德育活动的管理,构建德育处规划,少先队、班主任贯彻落实,学生操作、实践的教育网络。

(3)狠抓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行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是中小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行为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现在和未来更适应社会生存。围绕此项教育主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是学生文明礼貌教育,二是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任课教师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还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职能,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管理,要重点关注“行为偏差”学生,制定“行为偏差生”的转化计划。

(4)营造班级特色文化,开展班级管理竞赛活动。每学期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竞赛活动,将班级文化作为评价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延伸。逐步把行为规范教育由外部压力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转移到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上来,班级精神文化的主题是班风。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各班开学初要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计划,确定班风的主题,实施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引导树立一种班级精神,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集体。

(5)构建学生评价体系,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学校建立评定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制定各项方案、细则,按照上级要求开展此项工作,努力发挥示范作用,每年举办素质教育汇报或展示活动。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学会自我调节和缓解心理压力,养成健康的心态,具备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推进计划

年限

2024-2025

2025-2026

2026-2027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1.完善与健全学校和班级德育组织机构,从规范到细化。

2.明确学校三年内德育目标。

3.确定本年度学校德育主题活动内容。

4、制定“六好儿郎”评价细则。

1.深化文明创建结果,抓好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

2.拓宽育人渠道,构建三全育人机制。

3.优秀班集体达到60%,文明学生达到90%以上。

1.培养1名xx市卓越教师(名班主任),培养2名区优秀班主任,培养校优秀班主任5~6人。

2.深化德育品牌创建和成果。

 

德育处

少先队

 

 

(二)教学工作

1.目标:巩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完善特色教学模式,尝试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持续、和谐发展。

2.措施:

(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基本点放在课堂上,向课堂要效率。

(2)在新课程理念下,继续狠抓备课、讲课、练习、评价、辅导等具体教学环节的管理,以过程促进效果。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课上要积极运用新理念组织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发挥智慧课堂作用,激发求知欲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落实每一节的教学任务。教务处要研究常规教学管理办法,形成新的管理模式。

(3)积极实施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的特长生培养活动。三年中要成立足球、乒乓球、篮球、科技、艺术等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把培养学生特长,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4)坚持校本教研活动。制定系统的校本教研方案,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作用,重点加大备课组的管理力度。制定方案规范备课组的管理,对备课组长的选拔、待遇、职责、奖惩以及备课组的工作业绩等都要系统研究。教研组、备课组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每周教研活动要有主题、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备课组要定期进行集体备课,要求教案、作业、评价三统一,联系年级组领导要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教务处要进行检查。

(5)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制定校本课程系统方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其精神实质;二是要制定学校整体规划;三是要使校本课程体现我校特色;四是构建专兼职结合的校本课程教师队伍;五是通过校本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学生的个性。要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推行基础课程分层教学、开设拓展型课程、实施研究型课程等方式加强和规范校本课程管理,争取使我校课程改革走在全区的前列。前期校本课程要以安全教育、劳动教育、体育、艺术、生活体验、文学社课程等为主要内容。

(6)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务处要通过调研制定科学有效、简单易行的教学效果评价和过程监控方案,保证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高。

3.推进计划

年限

2024-2025

2025-2026

2026-2027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1.巩固“双减”成果,提高作业设计水平;

2.优化课后服务,成立5个特色社团;

3.牢抓教学质量不放松,毕业班教学成绩继续处在乡村前列

1.继续巩固“双减”成果,加强绿色评价的研究。

2.深化作业设计,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悦”成长作业体系。

3.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引进优质资源入校。

1.继续巩固“双减”成果,学生和家长的内卷逐渐消除。

2.学校处于高质量发展位置

教务处

 

 

(三)师资队伍

1.目标:强化师德建设,突出敬业精神培育,通过引进、培养、培训以及名师的辐射带动等形式,建设一支具有高标准职业道德、高水平教学能力、高素质和谐观念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敬业型、学习型、研究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教育,积极配合区教育局开展的师德师风评选和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档案活动,树立我校教师乃至我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2)坚持学习制度。由学校或教研组长为教师提供教改信息、理论文章、经验总结以及上级政策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特别强调对教育教学改革新理论的学习和信息化技能的掌握,每学期组织闭卷测试。对50岁以下申报高、中级职称、申报骨干的教师要把每学期的理论测试作为重要参考和使用依据。

(3)注重交流。加强校内交流以及与市内外学校的教育教学交流,及时了解市内外教育教学信息,促进先进教育观念的形成,在教学改革中形成更开阔的视野。校内的先进、骨干教师要为其他教师上观摩课,教研组也可以组织教师到市内兄弟学校听课,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市外、省外听课,学习考察。每年聘请2-3名教育专家到校开设讲座,尤其是对新课标有研究的资深专家到学校为教师作报告。

(4)建立激励型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①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方案,每年、每期对教师进行全面、科学、规范的考核和评价,并将其作为评先、评优、职评、奖励的重要参考依据。

②培训机制。包括上级指定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以及高学历进修。教师都要参加每五年一轮的继续教育。学校鼓励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教师每年必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参加学校举行的测试,测试成绩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制定教师校本培训制度,每年暑假进行一次全员培训,不参加培训者不能上岗。培训要具有可操作性,要立足本校,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努力实现三个结合,即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③奖励机制。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

(5)坚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①坚持青蓝工程制。

②开展青年教师岗位练兵制度。

③加速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④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交流。

(6)推动学科工作室建设,完善学科工作室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争取在骨干教师评比中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要以骨干教师标准培养中青年教师,使30%的中青年教师成为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推进计划

年限

2024-2025

2025-2026

2026-2027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1.智慧引领,激发教师职业幸福感

2.弘扬师德,激发教师职业道德感,重点培养新入编教师。

3.锤炼师能,激发教师职业成就感,培养1名市级骨干教师,2名区级骨干教师和3名校级骨干教师。

1.继续深化师德和师能建设

2.重点通过青蓝工程和学科工作室培养1名区级骨干教师和1名市级骨干教师。

1.成立教师发展共同体,培养1名xx市卓越教师。

2.重点提高中老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教务处

 

 

(四)教育科研

1.目标:坚持问题研究,聚焦学校教育教学,强调科研与教学实际的结合,形成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提倡探索、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学校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

2.措施:

(1)提高对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2)坚持问题研究思路。根据我校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课题研究,提供适量科研经费,鼓励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3)以校为本,构建融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科研培训模式。

①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和教育教学心得,论文切忌脱离教育教学实际。

②教务处要加强对科研课题的管理,特别是对课题立项、研究、结题的过程管理。

(4)坚持智慧课堂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对智慧课堂的教学研究,把智慧课堂课的“三融三磨”落到实处,真正使每一位教师都行动起来,使每位学生课堂上都动起来,发挥智慧课堂的提质增效作用。

(5)建立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对在教育教学问题研究中成绩突出的给予特别嘉奖,并作为职称评定、推优评先的优先条件。

3.推进计划

年限

2024-2025

2025-2026

2026-2027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1.  申报英语学科区级课题;

2.  争取3门学科在区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得区级等级奖

3.  教师撰写论文人数占三分之一,获奖人数占四分之一(在编)

 

 

1.  市级课题道德与法治课题结题,申报综合学科课题1个。区级数学课题力求结题。

2.  争取2个学科的优质课在区级评选中获奖。

3.  教师撰写论文热情进一步提高,获奖面扩大。

1.  在智慧课堂教研方面有突破,语文学科要进一步深化。

2.  继续巩固数学教研组建设。

3.  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成为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

 

教务处

 

 

(五)学校管理

1.目标:完善和确定雅韵管理思想,积极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让学校人、财、物等有效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以尊重为前提,以制度为保障,以激励为手段,营造“规范+情感”的管理文化,追求学校的内涵发展,创造一种既规范有序又宽松和谐,既竞争进取又团结协作的管理环境,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均衡、持续和谐发展。

2.措施:

(1)坚持“科学、规范、民主、自主”的学校管理思想,完善“学校引导,制度管理,机制激励,自主发展”的管理思路,实行校长负责制。进一步通过民主办学、科学管理和共同愿望实现全体教职工的进一步团结,共同创造未来。

(2)同心圆管理思想。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学校里的工作都要围绕人的发展展开,学生是学校工作中的核心,教师的工作应围绕所有的学生,而行政和后勤服务既围绕教师,更围绕学生。

(3)强化校本培训。有计划地开展以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水准为内容的校本培训。注重全员性,体现“问题性”,实现“发展性”。校本培训的主要途径是“自我研讨”“师师交流”“学校引领”“专家指教”等,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

(4)激励机制。为引导教师更好的发挥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成绩和师德水平,学校将逐步贯彻“机制激励”的思路,靠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使能者上、庸者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提高学校品质,发挥示范作用。激励机制要体现出对优秀教职工和注重自我发展的教职工的奖励。要通过评优、晋职、推名师、奖金分配等形式起到良好的激励、导向作用。

(5)构建精简、高效、具有活力的职、责、权相统一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双向选择的全员聘用合同制度,健全强化激励导向的考核奖励制度和校内分配制度,健全“准社会化”的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后勤管理模式。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形成科学有序的人才成长和流动机制。按照上级要求完善聘任办法,加强聘后管理,逐步尝试缺岗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校内教师、行政处室严格执行定编定岗。(6

(6)完善评价机制。采取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为原则,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评价方案,全面细化和量化教职工评价方案,通过评价促进教职工的全面发展。

(7)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职能,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凡学校的重大决策都向全校教职工征求意见和建议,经过教职工充分讨论后由教代会通过后实施。坚持校务公开,按照《校务公开制度》,在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的监督下通过多种形式公开评先、职评、晋级、奖惩制度管理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以及招生、收费等家长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才艺展示等活动。

(8)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建好“教工之家”,积极为教职工办实事,不断提高生活待遇和福利水平。

(9)制定学校重大活动(如教学、教研活动等)规范,初步形成重大、重要及常规活动(工作)的系统性、固定性、长期性模式。

3.推进计划

年限

2024-2025

2025-2026

2026-2027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1.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2.进一步修改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加强对新教师的制度培训。

3.推进依法治校建设 。

 

 

 

1.不断探索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2.加强对部门的整合,计划组建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

3.申报区级依法治校示范校。

1.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引进项目,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三处

一室

 

 

(六)校园文化

 

1.目标:完善校园硬件设施,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着力提高校园的软件建设,营造特色校园文化,不断提高文化含量和美育功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绿色学校、园林化学校,使学校的每一处都成为育人的亮点,把学校建设成为精雕细刻的精品学校,不断形成我校的品牌文化。

2.措施:

(1)理念文化。坚持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我们的校风是:厚德、明理、笃学、务实。校训是:诚信、博学、进取、奉献。

(2)育人文化。在基础课程中充分挖掘人文学科内涵、丰富人文科学素养,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断发展思维品质,不断丰富其内心世界、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3)社团文化。组织各类学生社团,由专人负责,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社团内容,发展能力特长。每年举办大型的汇报活动或艺术节,丰富学生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

(4)和谐的教职工文化。从管理人员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加强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氛围,使教职工在和谐的环境中乐业勤干。鼓励教职工确立现代的思维方式、现代的工作方式、现代的教育方式、现代的学习方式、现代的生活方式,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5)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展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研究历史名校和现代学校建设的契合点,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着力提高校园的软件建设,不断提高文化含量和美育功能,营造特色校园文化

(6)学生个性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每年举办才艺展示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

(7)环境文化。完善校园硬件设施,充分利用我校艺术特色优势,美化校园每一个角落。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绿色学校、园林化学校,使学校的每一处都成为育人的亮点,把学校建设成为精雕细刻的精品学校。

3.推进计划

年限

2024-2025

2025-2026

2026-2027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1.制定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完成爱真楼的文化设计和改造。

2.夯实校园文化底蕴,在继承中发展。

 

 

1.完成爱善楼的文化设计和改造。

2.打造科技特色学校。

 

 

 

1.完成爱美楼的文化设计和改造。

2.继续推进科技和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打造新生活教育。

三处

一室

 

 

(七)后勤服务

1.目标:构建节约型后勤组织,形成规范、高效的后勤服务体制,打造一流的后勤服务团队。追求“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效果,使师生满意率逐年提高。

2.措施:

(1)进一步深化后勤服务体制改革,提高服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敬业精神,提高后勤人员管理素质,规范服务制度。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步实行后勤管理社会化。

(2)继续规范财产管理,加大管理力度,量入为出,增收节支,实行学校内部支出的预算化管理。水电管理责任到人,大宗物品实行集体采购。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尝试以网络方式将学校部分通知、文件资料、公示公告等进行校园网上发布,节约打印成本,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较系统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使师生有一个安全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3.推进计划

年限

2024-2025

2025-2026

2026-2027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1.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安全建设,建立微型消防工作室。

2.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校园安全制度建设,加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构建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护网。

3.继续做好各项常规安全教育。

1.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建立毒品预防宣教室。

2.继续做好各项常规安全教育。

3.加强招标管理,对校园篮球场进行改造。

 

 

1.筹集资金,对学校大门进行改造提升学校形象。

2.继续做好常规的安全教育和后勤工作,完善电子化办公。

 

 

 

总务处

 

 

 

五、保障措施

为保障学校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学校发展规划的监控和评价。措施如下:

1.处室自我监控与评价

各处室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本处室发展规划及规划年度进程表,每年对实施的成效进行自评。处室主任是第一责任人。

2.实施校内监督

各处室要及时提供实施情况汇报,加强校内督导监察,了解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校行政、教代会反馈意见,各处室根据反馈信息实施调整和调控。

3.邀请校外专家督导评价

在规划实施中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对学校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及时调整规划,推动学校规划各项工作有序进展。